在供應鏈設計開始時,我們說要從客戶需求出發。那么對供應鏈來說,最直接面對客戶的指標就是準時交付率(OTD),也就是客戶服務水平。
我曾經和多個企業主聊天,問到“您給供應鏈設置的OTD目標是多少?”多個企業主毫不猶豫的回答“100%,我們要以客戶為中心”。
我非常感動,可是心有余慮,又加了一句“為了100%的準時交付率,您會花(或者已經花了)多大代價,有數據嗎?”,問到這個問題時,從來沒有一個人可以準確告訴我,他們企業準備花(或者已經花了)哪些代價(不僅沒有精確數據,只是代價的大概去處也很少說得清)。
誠然,100%的及時交付率是我們的美好愿望,我們也孜孜以求。作為一個方向性地牽引,我認為是合適的。但是在供應鏈運作水平一定的前提下,或者某段時期內的提升不可能到理想狀態,把100%作為設定指標并牽引日常運作,我認為至少沒有仔細權衡過。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么?
當前市場環境下,客戶的需求不停在變化,供應端又是問題頻發,需求和供應都有很大不確定性。為了應對這個不確定性,我們直接的方法就是設置安全庫存。
安全庫存到底該設多少呢?目前大家比較接受的就是如下數學公式:
業務情形一:供應很穩定,提前期L完全確定,安全庫存只考慮需求的不確定性
SS1= z*δ*√L
SS: safety stock 安全庫存
Z : 安全系數
δ: 需求數量的標準方差(需求的不確定性)
L : 提前期
業務情形二:供應也有不確定性,提前期L不確定,安全庫存綜合考慮需求和供應的不確定性
SS2= z×Ö( L0×δ2+ Q02×δL2)
L0: 提前期的平均值
δ:需求數量的標準方差(需求的不確定性)
Q0: 提前期內的平均需求數量
δL:提前期的標準方差(供應的不確定性)
無論哪種業務情形,都會與安全系數Z成正比關系,具體見下表。
顧客服務水平(%) |
安全系數z |
顧客服務水平(%) |
安全系數z |
100.00 |
3.09 |
96.00 |
1.75 |
99.99 |
3.08 |
95.00 |
1.65 |
99.87 |
3.00 |
90.00 |
1.28 |
99.20 |
2.40 |
85.00 |
1.04 |
99.00 |
2.33 |
84.00 |
1.00 |
98.00 |
2.05 |
80.00 |
0.84 |
97.70 |
2.00 |
75.00 |
0.68 |
97.00 |
1.88 |
|
|
也就是說,如果服務水平設到100%與98%對比,需要的安全庫存是1.5倍.
另外,靠安全庫存解決了物料問題,還需要靠削峰填谷或者設置極大的產能來滿足客戶高峰期的需求。
無論是哪一種解決方案,都會帶來成本(庫存成本、產能建設成本、加班、緊急物流等等)。
硬幣有2面,我們不及時交貨也可能造成成本,例如一定比例的丟單(損失了本來應有的收益)。
因此,僅從財務角度出發,我們理解如下模型:服務水平超過臨界點后,邊際收益快速下降,邊際成本快速上升?;谪攧找暯?,我們應該去尋找臨界點,即紅色箭頭所對應的服務水平。
當然,真正設置服務水平目標時,肯定不僅僅考慮財務問題,還有戰略之市場策略、競爭策略的需求;不同的客戶、不同的產品應該設置不同的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