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幾年來一直在推動工業4.0,目標是工業生產的全面數字化和網絡化(聯邦經濟事務和能源部:工業4.0)。然而,盡管現在幾乎沒有任何工作不是由現代軟件支持的,就是完全自動化的,但在生產計劃領域的情況卻大不相同。事實上,99%的歐洲制造商,包括許多知名公司,仍在像30年前那樣計劃——使用Excel或“紙筆”。
工業4.0所設想的未來情景是所謂的智能工廠——在智能工廠中,生產設施和物流系統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自動相互通信,并且基本上是自組織的。這種自治系統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人體。(公司的大腦)
在我們的類比中,ERP執行人類大腦的功能,負責認知技能、記憶、“數據處理”、推理、判斷和決策。
MES扮演著軀體神經系統的角色,通過感覺器官、肌肉和皮膚,對相互關系和與外部環境的關系非常重要。神經系統的認知功能將從大腦接收到的信息傳遞給肌肉,并使身體運動。
最后,物聯網就像外周神經系統一樣,通過通信網絡向中樞神經系統傳輸信息,從中樞神經系統傳輸信息,向身體所有部位發送命令。
APS工業軟件4.0
在我看來,先進的生產計劃系統(APS)是ERP和MES之間缺失的環節。正如我們對人體的類比,APS軟件實現間腦(或大腦間神經)的功能之一;除其他外,它調節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并與大腦皮層和脊髓進行通訊。這就是為什么一個健康的人體能夠做出精確和諧的動作。
在一家制造公司,APS將實現“大腦”的重要功能“協調生產所有訂單,即同步流程和生產,以實現盡可能短的交付周期。作為該流程的一部分,所有主要和子資源以及材料可用性都將得到精確的計劃和控制,庫存管理將得到充分優化。
在生產公司開始設想工業4.0的理想之前,更重要的第一步是高層管理人員開始分析和質疑他們當前的生產計劃方法和系統。目前,仍然是糟糕的生產計劃導致流程不同步、交付周期長和庫存高。
一個功能良好的詳細計劃工具,就像一個健康的大腦,向各個資源發出生產訂單,目的是實現最佳排序和協調的端到端計劃。協調一致的順序規劃是協調過程同步的先決條件。如果你想達到準時生產的最高水平,那么在生產順序規劃中實現準確和精確的時間安排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你才能開始夢想工業4.0。
作者:Keiji FUJII,AsprovaAG的管理合伙人